×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另一种美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专家李英贤的科学

上图:李英贤(贾婷摄)

李英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专家、航天分子医学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2018年年初,她在南国深圳参加第21届国际宇航科学院“人在太空”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载人航天界的盛会。参会者除了来自世界各国的9名航天员,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和空间生命科学的顶级专家200多人,大家围绕“逐梦太空科技,共享健康生活”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和研讨,彰显其国际性、权威性、前瞻性。李英贤所带的团队围绕骨丢失、心肌功能、免疫等关于航天失重生理效应研究的8个技术报告,精彩纷呈,赢得各分会场的阵阵掌声,尤其心血管分会场,简直成为他们团队的专场,提问者众多,交流互动热烈。德国、美国等几个国家的同行不约而同走到李英贤身边,向她竖起大拇指,纷纷表达合作意向。

“人在太空”学术研讨会是世界公认的规模最大的空间生命科学会议。作为中国专家,李英贤为有机会和国际同行一起深入探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热点问题,激发碰撞出火花而兴奋。同时,作为团队领头人,这更是一次检阅,成果令人满意。李英贤由衷为自己亲手带出来的这支有活力有冲劲的年轻团队感到高兴和自豪,她鼓励年轻人:“站在航天分子生物学科最前沿,我们的工作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大会上,两位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俄罗斯航天员从站里发来的视频问候令李英贤印象深刻。他们说,希望这次航天医学的盛会对未来人类飞上火星产生积极地推作用和影响。隔着屏幕,李英贤都能看出他们的渴望,这何尝不是她的心声,为长期太空飞行中航天员的健康生活扫清障碍是航天医学专家刻不容缓的职责。

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骨丢失是航天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在空间飞行过程中,骨质和矿盐一个月的丢失量为1%-2%,相当于患骨质疏松的老年妇女在地面一年的骨丢失量。最令人担忧的是,骨丢失现象不仅不会因为航天员适应了太空生活而消失,还会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加重。即使回到地面,骨骼和肌肉发生的生理变化也几乎难以逆转。多年来,航天医学专家一直在寻求“空间骨丢失”的形成机理和解决方案。因此,它也成为现代医学和空间科学面临破解的最大难题之一。

2008年,就在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之后不久,李英贤团队破解失重生命谜题的征程正式起步。

微小核糖核酸分子曾因为不参与蛋白编码,而被认为是垃圾核糖核酸。后来发现它参与很多重要调控,如今被称为生命科学的“暗物质”。李英贤相信,骨组织里也应有微小核酸分子通过调控细胞活性,带来骨组织的变化。

这正是李英贤专注破解的谜题。

为了得到证实,他们首先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利用实验装置模拟失重生物学效应,让小白鼠出现空间骨丢失现象。他们从300多个候选分子中,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一个与成骨细胞的功能负相关的微小核酸分子上,为了证明它的作用和影响,就要进行干预,把它降下来,来检验小白鼠的骨细胞是不是能恢复正常。

生物医学实验中不可控因素太多,试剂、细胞、温度、时间、环境等任何一项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失败。而合成这种特异抑制剂——反义核酸的实验代价高昂,单单合成药物就需要20多万元。李英贤和她的团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为他们明白,一旦实验失败,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就在他们把自主合成的药物注射到小白鼠体内等待检验结果的节骨眼上,停电了。时值盛夏三伏天,而小白鼠最怕的就是炎热的天气,如果温度不能够及时降下来,小白鼠就有死亡的可能。小白鼠一旦死亡,实验过程将被迫中止,也就意味着实验的失败。

怎么办?在寻找备用电力无果的情况下,李英贤和团队购买了大量冰镇矿泉水,放置在实验用的小白鼠周围,为它人工降温。在他们的照料和守护下,小白鼠终于转危为安,科研人员看到令人兴奋的结果:特异抑制剂能有效提升骨密度,实验也终于获得了成功。

他们在全球首次找到了会在失重性骨丢失中影响成骨细胞(也就是负责骨生成的细胞)的微小核糖核酸分子,确定了失重环境对成骨细胞特定基因和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影响成骨细胞的活性,最终发展为空间骨丢失。找准靶点,对症施治不再是“隔靴搔痒”。

2012年,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医学》上,而此前中国内地仅有6篇文章曾刊登在此,立即在医学界和空间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关注。

上一篇:年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飞行人员住院情况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