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工程专业队伍在医院中的管理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其它领域一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达国家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的相继引进,推动了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先进医疗设备的作用,成为医院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方面要有一支素质很高的医生和操作技术人员队伍,还要有一支素质很高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由于设备的先进性和复杂性,后者则显得更为突出和必要。因此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大中型医院陆续培养和调入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文化层次也越来越高,逐步形成了医学工程专业队伍,同时,也形成了医院中新兴的边缘学科。
1.医疗设备现代化需要一支医学工程专业队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其它领域一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达国家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的相继引进,推动了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先进医疗设备的作用,成为医院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方面要有一支素质很高的医生和操作技术人员队伍,还要有一支素质很高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由于设备的先进性和复杂性,后者则显得更为突出和必要。因此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大中型医院陆续培养和调入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文化层次也越来越高,逐步形成了医学工程专业队伍,同时,也形成了医院中新兴的边缘学科。
2.目前医院中的两种管理模式
据我们了解,目前大中型医院中医学工程专业队伍有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两种模式。多数医院采取分散管理模式,它是在各科室引进大型设备同时自然形成的。对一些中小型仪器来说维修人员又无法固定在某一科室,而又单独组成一个仪器修理室从属于医学工程部(或器械科)管理。这种分散管理因由一两个人专门分管一两台大型设备,因此容易集中精力熟悉和掌握,其工作环境又创造了操作和及时了解设备状况的便利条件。在福利待遇方面容易和设备挂钩。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也有人材浪费、学习、进修、协作、检修设备不全等不利因素。面对复杂的大型设备和疑难故障,一两个人的知识面、技术水平往往感到不足,不得不靠厂商来解决,有的甚至每年花几十万元买所谓的保修单。少数医院采取集中管理模式。它是将工程技术人员集中起来组成一个科室对全院所有医疗设备负责。还可以根据设备类型划分为几个专业组或室,从而有所侧重。这种形式有利于互相协作,取长补短,便于组织学习和外出培训,有利于疑难故障的公关,用有限的资金购买先进的实验检测仪器及维修工具集中使用。大家的智慧加上先进的检测手段,不但使故障点检测可以判断到具体的电路板,还可进一步检测到板中的某一个具体元件,从而节约大量资金,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但由于分工侧重管理的设备数量和型号不同,往往对某一台设备了解的不及时,掌握的不够精细,便可通过加强巡视来解决。另外维修人员的福利待遇如何与设备挂钩也是个问题。
3.医院维修管理模式现有的趋势走向
3.1 医院设备维修要走建设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道路。理由如下:建设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是顺应现代医院发展的要求。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医院中建立了医学工程部,设置了医学工程师或生物医学工程师,其工作重点就是围绕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控制。在国内,现在大多数医院也都已建立了设备管理部门,但工作重点大多还维持在采购和事后维修水平;也有少数医院的学科建设走在前面,拥有足够的工程师、甚至博士和博士后;工作模式也向临床渗透,开展质量检测、预防性维修、科研教学等。可以说,临床医学工程这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国内医院中已具雏形,但极需发展壮大。
3.2 医疗设备维护,维修外包模式即推向社会化模式医疗设备维护外包是指医院委托外部的专业维护公司负责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工作。它是外包管理思想在医疗设备维护领域的应用。国外不少医院都通过外包方式来完成。
医疗设备维护外包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医院增加外包方面的投入,以获得专业化技术支持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外包平均可使服务水平提高15%,越来越多的医院在考虑利用医疗设备维护外包战略来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
获得专业化的维护服务技术和知识对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的调查表明,64%的医院采取外包战略的首要原因是获得专业化服务。维护服务商能提供专业维护仪器、工具、保证维护质量。现代大型医疗设备有些特殊零部件只有通过专业仪器进行检修维护才能保证其精度。
上一篇:第七届医学工程中欧国际论坛在沪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